0391-3569400
  • 今天是: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焦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7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7-29 栏目: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浏览次数:0

    可伟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本地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系列讲话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全市中小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一、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围绕打造“356”产业集群的目标,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方面,滚动实施“百项千亿”工程,谋划实施相关项目110个、总投资1044亿元。成功举办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企业达到52家,产品种类增加到30余种,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绿色食品产业方面,编制了《焦作市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3-2030)》,绘制了休闲健康食品“四个图谱”,构建“一核引领、两区支撑、多点协同”的发展格局。温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速食调味料之都”称号。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制定《焦作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若干支持政策》;中原内配一期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建成投产,首批5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已交付宇通集团。

    二、企业培育成效显著

    聚焦“2122”企业培育,加快实施“添翼计划”,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集群。大企业集团加速发展。新增营收百亿企业1家、50亿企业2家(截至2023年底,龙佰集团实现营收预计290亿元,多氟多营收预计121亿元,大咖国际(含上岛物流)营收预计137.4亿元,宏达钢铁预计65亿元、江河纸业预计50.5亿元)。8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头雁企业,数量全省第5;12家企业入选省重点培育头雁企业,数量全省第1。龙佰集团连续6年荣登中国制造业500强榜单(位次407位)。11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百强榜单、数量全省第4。专精特新培育成效明显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总数达到2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7家、总数达到222家,两项总数均居全省第4。其中省级专精特新培育工作中,修武县(超4家)、武陟县(超3家)、孟州市(超1家)、中站区(超1家)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升规入统扎实推进。坚持增入库和防退库“两手抓、两手硬”,加强分类指导,开展精准帮扶。全年实现工业企业入库190家,超额完成省定(130家)、市定(175家)任务。其中,武陟县(超10家)、沁阳市(超2家)、温县(超2家)、博爱县(超2家)、孟州市(超1家)超额完成新入库市定目标。

    三、“三化”改造步伐加快

    加快制造业向高端跨越、智能升级、绿色转型,1-11月份,全市422个“三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57.5亿元,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多氟多年产3万吨超净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亿水源年产25万吨铝酸钙粉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12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工厂(车间),数量全省第5;7家企业入选省级优秀智能应用场景项目,数量全省第4;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评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新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全省第2)、绿色供应链1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绿色供应链2家;中原内配获评省级能效领跑者;中站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园区获评为省级循环再生工业园。

    四、助企服务持续优化

    集中力量开展“万人助万企”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服务企业“百日攻坚”,组建12个工作专班,每周调度推进。截至去年底,共走访企业2425家,解决问题720个。围绕新能源材料、休闲食品等重点产业链,开展“产销月月行”活动,引导链主企业与优质中小企业加强信息互通、订单共享、产能对接,累计开展市级对接活动19场,促成签约近20亿元。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大力开展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工作,保障中小企业权益。为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9000万元,解决部分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积极开展企业家培训。先后组织中青年企业家综合管理、上海交大企业上市与企业股权激励、中南大学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等专题培训,参训企业高管500人次。  

    五、下一步工作举措

    坚持市委、市政府新发展理念,围绕着力培育壮大“3+13+N”产业链群,把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关键任务,把工业稳增长作为关键目标,加快培育优质中小企业,为持续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坚实的底盘基础。

    (一)在民营中小企业培育方面,继续在“量”的基础上,打造“质”的提升。在继续挖掘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苗子的基础上,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原则,调动不同层级资源和力量为入库企业提供专业支持,引导全市中小企业从“小而多”走向“精而强”。

    (二)深化“升规入统”,为培育优质民营中小企业的持续性夯实基础。一方面对照“规上”企业统计标准,提供统计入库方面辅导,强化政策落实,确保应统尽统;另一方面对濒临退库企业“一企一策”精准帮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确保完成工业“小升规”省定、市定目标。  

    (三)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赋能全市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对全市中小企业进行摸底排查,鼓励全市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全市设备更新的“大盘子”,重点对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服务。

    (四)加大民营中小企业三化改造力度,推动民营中小企业提质增速。按照“一转带三化”方案精神,将中小企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纳入全市三化改造方案,积极开展精准服务,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改造提升。

    (五)进一步优化民营中小企业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文件精神,引导各县市区研究分析营商环境的现状和不足,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中小企业惠企政策解读和宣传力度,为广大工业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2024715



    关于我们|网站帮助|隐私声明|联系我们|旧版入口

    焦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版权所有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  
    豫ICP备05012274号-2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6号 网站标识码:4108000033